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人民网“转型蹚新路 大同在行动”系列报道推出第十篇——张建国:从打工人到领路人 匠心铸就“巧娘宫”。


致敬劳动者

“目前定了4万套,一套45元,主要销往国外。”


拽、压、弯、折……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的巧娘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巧娘宫”)内,一根根普通的柳条在巧娘们指间蜿蜒回环,左缠右绕变成了一个个面包筐。


“小小的面包筐,一个订单就能达到180万元,市场潜力如此巨大?”


面对大家的疑问,生于1990年的张建国推介起了自家产品:“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对品质的要求高了。我们的产品以杞柳、玉米皮、蒲草等为原材料,又是纯手工制作,从里到外都是‘天然’。”


张建国是巧娘宫的第二代“当家人”,土生土长的他大学毕业后,和女友在南方打拼,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2017年,广灵县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家人的鼓励下,张建国带着女友回到了家乡,从母亲刘金萍手中接过了“巧娘宫”。


“毕竟这是一样手艺,丢了可惜!”张建国回忆过去,“小时候,我们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会编筐。今天上午,隔壁村70多岁的薛大爷还骑着电动车送来十几个玉米皮筐,都是他在家自己做的。”只见在库房角落,每5个筐子成组绑牢摆放。



成为“当家人”后,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张建国带领13名骨干逐村“送技术下乡”“送服务下乡”。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南走北走,不如在家编筐种柳”……“独腿女孩”李小红就是“巧娘培训”的受益者。


15岁的时候,由于一场疾病,李小红不幸右腿截肢,从此一副拐杖便伴随左右。当乡里组织培训,免费教大家编织技艺,看着一根根柳条、蒲草在老师手中变成精美的家居用品,李小红第一个报了名。


“为了方便村民编织,合作社定期送材料到村里,编好后再派人来取。”两个月后,李小红成了合作社新员工中收入最高的,月收入近2000元。


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那天,李小红高兴得像个孩子。“可以挣钱帮家里减轻负担,觉得自己有价值了。”


目前,巧娘宫已在全县九个乡镇建立了编织培训基地、18个村设立了手工编织加工站点,吸纳了千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不仅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它的延伸产业链也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民走上富裕路。


“我们县地处山西省东北,老百姓普遍种植玉米经济作物,一年也就挣个800多元。而杞柳系多年生灌木,一次种植可多年割条,年平均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张建国翻阅手机,只见春夏之际,嫩绿色的杞柳满满当当,快要溢出屏幕。


2018年,巧娘宫承包了732亩耕地雇佣百余农户进行杞柳种植和田间管理工作,仅此一项每人增加收入4600元。


“不仅能增收,杞柳主根较深,侧根发达,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张建国进一步解释,加工后的杞柳皮也是牛、羊、马等哺乳动物的上好饲料,每亩柳皮可育肥3至4只羊。


“要发展,必创新。”这是张建国对企业发展的认识。多年以来,他通过外出培训学习、聘请专家指导,不断创新、开拓市场,将传统的柳编、草编技艺相结合,推出春分—柳条、夏至—草编、秋收—玉米皮、冬藏—串珠四大系列86个品种,产品远销柬埔寨、美国、日本等国家。


四月的广灵,微寒依旧,张建国带领员工们浇地、除草、施肥……早晨地里、白天车间、晚上联系业务,“为了增加更多的市场渠道,我也参加了好多展销会,每次展会带去的产品都被抢售一空。”聊到这里,腼腆的张建国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在张建国看来,做大做强企业需有匠心,匠心不仅是一种生活追求,更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担当。





看大同编辑: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