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然而“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却是当下养老服务的一大难点。医与养,如何从“两张皮”变成“一体化”?探索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正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养老机构转型成为医养结合机构是必然趋势

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8.1%。“十四五”期间,60岁及60岁以上老龄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也首次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从我省来看,2015年,全省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是14.45%,之后的4年分别达到15.06%、15.73%、16.30%和16.76%。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们准备好了吗?把医与养“两张皮”变成一体化,探索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正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病区副主任、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毓锋表示,很多养老机构希望能够转型成医养结合机构。对于医养结合机构的设置问题,2020年,太原市卫健委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和医养结合居家的实施标准,也为医养结合机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一个模板。养老机构转型成为医养结合机构,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白明芳介绍,我省近年来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医中有养模式,一种是养中有医模式,一种是居家医养模式,一种是医养结合综合体模式。

“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受到许多家庭青睐

“离家不离亲”的养老模式是老年人更乐于接受的,就是让老年人不必远离熟悉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因此,一种叫做“嵌入式养老”的服务模式受到许多家庭的青睐。这种嵌入社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既能够让老人们就近养老,又不耽误子女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老人多方面的需求。

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道双一社区引入的这种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两年多来,已经累计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上千人次。除了可口热乎的一日三餐、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老人们还能在这里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社区在嵌入养老机构的同时,把卫生服务站也嵌入进来。和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和医疗机构合作,定期巡诊,为老人们做专业的健康评估。

白明芳说:“当前,我们的养老服务格局是‘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也就是说,我们嵌入式的养老机构能够为97%的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杜毓锋表示,这种嵌入式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老年人在一起吃饭,一起娱乐,可以很好地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增加他们的幸福感,也是一种健康老年生活的模式。

白明芳介绍,在公建民营这种运营方式下,“太原模式”受到推荐。即:政府提供场地,财政给予补贴,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政府提供场所和政策扶持,并进行监督,机构负责日常运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主要是配合政府做好日常管理,团结宣传凝聚发动群众,也可以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各种便利。

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

我省提出要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抓好民生工作,围绕“一老”,将在全省推广太原市社区居家嵌入式养老模式,同时继续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建设,把社区养老站点办成家门口的托老院。

去年12月,我省公布的《关于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合理规划设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一是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应将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纳入建设内容,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结合实际分别与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二是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设置养老床位,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三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另外,《意见》还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逐步增加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对于不少老人而言,虽然退休后有养老金,但是一旦生大病,甚至出现失能失智,仅靠养老金和普通医保恐怕很难解决问题。针对这样一个特殊人群,如何设计、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养结合社会保障制度?晋城市医疗保障局医药和待遇保障科科长赵艺嵘介绍,晋城市目前推行的长期护理险参保范围是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重度失能人员可自主选择机构护理或居家护理,发生的护理费用不设起付线。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重度失能人员居家自主护理,每人每日定额30元,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全额支付。实施以来,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保障对象个人和家庭的照料负担,切实提升了重度失能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安宁疗护”让重病老人有尊严地安享养老时光

养老院里能看病,而在医院里也能养老。我省一些医院正在尝试推出养老服务,收治高龄、病残、失智、失能老人,提供“临床治疗、医学康复、长期照护、临终关怀”为一体的护理服务。2019年,太原市被确定为“安宁疗护”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杨磊介绍,科室里有几个“安宁疗护”病房,这些病人大都患有呼吸道功能衰竭、癌症晚期,对这些病人的治疗主要是以减轻痛苦、舒缓身心为主,不给予过多药物和医疗的干预。记者采访中看到,这里的老人虽然罹患重病,却能够在医护人员、心理医师的精心呵护下,坦然面对每天的治疗过程,并能够有尊严地、安详地享受养老时光。

杜毓锋说:“这个就是‘安宁疗护’。‘安宁疗护’在有的地方也称舒缓医疗,它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疾病终末期的患者,主要是两大类型,一种就是老年临终患者,还有一种是肿瘤的晚期患者。‘安宁疗护’对患者提供两方面的服务,一方面是对于其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提供人文关怀,让患者能够很安详有尊严地面对死亡。”

杜毓锋表示,如果要把“安宁疗护”真正推广开来,首先是解决理念的问题。很多老年人和家属接受不了“安宁疗护”,在老人临终的时候,宁愿选择将其送到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现在实施起来也有很多的困境,收费高了可能没有人参与,收费低了的话,又难以维持。所以,“安宁疗护”合适的模式目前也正在探索中。英国是最早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在“医养结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分享呢?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社会护理高级讲师、英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员马丁·帕特里奇博士介绍,通常有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是社区的关怀,一种是让人居住在有完整配套支持的机构。通常由政府部门出资,也有个人出资,但前提是要经过评估,地方政府出资接近50%,或者综合考虑后得出结论。



看大同编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