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刷到过这种广告?
高价租借手机卡、银行卡、QQ号、微信号
我们帮你交网费!
我们帮你交话费!
我们帮你刷会员!
你只需坐等收钱!
我们保证:月入上万不是梦!
这让人澎湃的广告语
冲击许多未成年人的内心
2024年4月,四川省宜宾市的小王(职业中学学生),在抖音上收到一个陌生人留言:“有个轻松赚钱的事你做不做?你只要将手机卡、QQ号租给我打电话,电话打得越久,钱就越多,我们微信转账当日现结,绝不拖欠。”
小王心想:“做啊!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做!”
之后小王按留言加入了群聊,根据对方指示,用一个手机拨打QQ群里发的电话号码,另一个手机和“QQ客服”打电话,自己不说话,由“QQ客服”和另一个手机的电话聊天,冒充电商客服进行诈骗。
虽然小王听出来对方拨打的是诈骗电话,但是为了自己的网费、为了今天能够和小美吃顿大餐,他默默的听着,心甘情愿的当一个沉默者。
做了两单以后,小王当即拿到了酬金,对方还告诉小王:“拉人加盟还有额外提成,快递自己的银行卡酬金另算,金额累加,上不封顶。”
于是,小王就把这个“挣快钱”消息告诉给兄弟们,自此,队伍逐渐壮大。
殊不知,在电话另一端的受害人,有他们务工十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血汗钱;有家人重病到处筹借的救命钱;有刚走出农村准备见识社会的学费钱被诈骗分子洗劫一空。
可怜的他们接下来将面临什么呢?我们不忍想象。麻绳总挑细处断,而提供剪刀的,却是这帮“挣快钱”的年轻人。
切记莫违法犯罪,否则必被捉
反思!反思!!反思!!!
一、是什么原因导致未成年人参与犯罪活动?
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法律知识、难抵诱惑,很容易被不劳而获的赚钱手段吸引。同时,一些年轻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且贪图物质享受,稍有甜头便会“上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将有什么严重后果?
1、涉嫌违法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诈骗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若违反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诈骗法》第四十四条,将被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若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则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严重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纳入信用记录
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将被采取限制其有关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3、限制出境
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并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警方提醒
拒绝向他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账号,切勿出借、买卖“两卡”!
遇到此类犯罪时,应在第一时间内选择报警,保存手机通话记录和聊天记录,做好自我保护。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的“帮凶”。
一旦发现涉“两卡”犯罪线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若已实施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立即停止,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全民反诈在行动
不做电诈工具人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李 敬
编辑:李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