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探索源网荷储充微电网“大同样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微电网成为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国网大同供电公司立足“点线面体”战略安排,优化布局,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源网荷储充微电网“大同样板”。

今年,大同樊庄投运了全省首座“光储超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站内拥有480千瓦全液冷超充充电桩4个、快充桩23个、V2G充电桩2个,可满足50辆车同时充电,最快充电速度可达到1秒补能1公里。经过4个月的运行,其配备的“源网荷储”有序充电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车位管理、信息发布展示以及智能消防监测等功能趋于完善,这标志着大同地区首个微电网项目已实现正常运营。

源网荷储充微电网,是指整合分布式发电、储能设备、负荷管理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形成的高效、可靠的绿色电力供应系统。与传统电网相比,源网荷储充微电网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与提升能效,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降低运维成本,减少碳排放,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这种新型电力系统不仅能够应对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还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近年来,国网大同供电公司加快实现工作重心从电力保供“单核”向保供保接“双核”转变,助力全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当好电网改革发展“排头兵”,以推动光伏、储能发展为目标,探索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V2G双向充电、多源有序调控等11个专项课题,积极开展原创成果、科研项目的孵化、转换、应用,率先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典型场景。目前,研究成果成效初显,当大电网故障或极端恶劣天气时,V2G多源系统可向电网反向供电,有助于保证重要负荷用电安全。

下一步,国网大同供电公司将继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升级“能源转型、数字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按照引领源网荷储协同和数字化智能化两类场景示范项目实践推广,打造多元聚合智慧配电网,让电网更智能、能源更绿色、用能更美好。


监   制:韩生利

监   审:高   伟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翁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