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塞北大地进入一年中候鸟迁徙的重要时期,大同市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补给站”“中转站”。为了确保鸟儿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迁徙,大同公安积极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护航湿地候鸟迁徙路。

每年秋季,大量候鸟会沿着桑干河迁徙,寻找适宜的越冬地,构成塞北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在迁徙过程中,候鸟面临着非法猎捕、栖息地破坏等多种威胁。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大同公安加大了对桑干河湿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巡逻力度,重点对候鸟集中栖息区域、湿地、沟塘、林地等开展巡查巡护工作,及时发现并清理销毁猎套、猎夹、鸟网、毒饵等非法猎捕工具,严防投毒、猎捕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通过无人机飞巡、步巡、车巡等多种方式,对重点水域、湖泊、湿地等候鸟栖息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立体防护,对受伤或迷途的候鸟进行及时救助,确保它们能顺利迁徙。

在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村庄,大同公安民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居民和游客普及保护候鸟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向群众介绍候鸟的生活习性、迁徙路线等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候鸟的认知,增强大家的保护意识;加强与林业局、湿地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严厉查处非法猎捕、收购、出售、携带、寄递、食用候鸟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最大限度确保辖区生态安全,全方位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桑干河湿地候鸟迁徙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停留、觅食、休憩。连日来,从江西鄱阳湖三门峡飞往东北、内蒙古西伯利亚过冬的灰鹤就有3000多只,此外湿地公园还有天鹅600多只,大雁5万只,野鸭6万多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东方白鹳、大鸨、白尾海雕、金雕、卷羽鹈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红隼、猎隼、短耳枭、灰鹤、白琵鹭等20多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及山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鸬鹚、苍鹭、赤麻鸭、豆雁、灰雁、黑水鸡、红嘴鸥等30多种。




监制:韩生利

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郭丽萍

编辑: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