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节约费用3.55亿元!
带量集采药品“提质扩面”17批次1034品种降价惠民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近年来,大同市坚持以需求导向、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原则,不断创新药品采购模式,打出多套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组合拳”。近日,大同市成功实施17批次1034品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大幅降低药品价格,为百姓用药负担“减负”,年度内为医疗机构节约药品采购费用3.55亿元。
以量换价,破解药价虚高难题。大同市坚持以需求导向、质量优先原则,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将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打包”,直接与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此举不仅降低了药品价格,还确保了群众用上质量可靠的药品。从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到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药品集采呈现“加速度”,低值、高值医用耗材的“团购”,也助力缓解了“看病贵”。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了持续推进集采提质扩面,大同市全面执行国家、省级、市级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集中招标和竞价谈判降价结果。截至目前,执行期内的带量集采药品共17个批次,1034个药品品种,包括常见病慢性病用药、部分短缺药品、中成药等品种,涉及内科、骨伤科、肿瘤等治疗领域,涵盖口服、注射、外用等各种剂型,集采药品品种平均占到三级综合医疗机构日常用药的40-50%左右;药品各批次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9.6%,降幅最高的集采药品批次为“省际联盟河南牵头十六省”,降幅达到67.38%,年度内已为我市集采药品医疗机构节约药品采购费用1.41亿元。执行期内带量集采的医用耗材共29个批次,品种大类达63个,包含871个品种规格,产品包括心脏支架、冠脉导引导丝球囊、人工关节等高值医院耗材和口腔耗材、血液透析、留置针等中低值耗材;医用耗材各批次中选产品平均降幅64.54%,降幅最高的集采耗材批次为“国采冠脉支架”,降幅达93%,年度内为我市集采耗材医疗机构已节约耗材采购费用2.14亿元。
为推动医疗机构参与集采改革、使用中选产品,大同市积极落实中选产品采购使用政策,以医疗机构申报约定采购量为重点,深化集采医保基金结余留用制度改革,同时严格把控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历史报量、约定采购量报量、协议签订、入院使用、信息反馈等各个采购环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的使用监测,切实做到降药价、提效率、惠民生。
总监制: 韩生利
监 制:王 伟
监 审:高 伟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杨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