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10年来最强沙尘暴与极端大风天气,阵风达10级以上。为确保旅客安全,大同站、大同南站联合启动应急响应,对大同至包头、呼和浩特、北京等方向的23趟普速及高铁列车实施临时停运。随着14日天气好转,两站通过动态加开列车、优化接驳服务,实现12小时内运力恢复95%,未出现旅客滞留。这场“大风大考”背后,是大同铁路系统“服务+调度”双引擎的实战检验。
面对突发极端大风天气,大同铁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以安全为先,根据风速实时数据,对途经风区、桥梁路段的K89(大同-包头)、G2532(大同南-北京北)等车次采取预防性停运,并通过12306平台、短信推送向旅客发送退改签提示,增派工作人员引导旅客避风,开放车站应急休息区,4月14日6时,风速降至6级以下,两站同步开启恢复模式,优先恢复大同南至北京、太原等商务干线,采取“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方式,单日增开临客,通过“铁路+公路”数据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客流积压情况,开通退改签专窗,并安排志愿者协助旅客通过手机APP“一键改签”。
极端天气是检验服务的“试金石”。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大同铁路系统正以“服务提质”与“灵活调度”双轮驱动,让“极端天气不慌、突发状况不乱”成为城市出行新常态。下一步,大同铁路部门将进一步融合智慧化手段,完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和旅客服务体系,动态调整运力安排,严格落实“先安全后畅通”原则,为旅客打造“更灵活、更暖心”的出行体验。
监制:韩生利
审核:张少华
责编:白晓霞
编辑:杨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