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会和中国城市网络形象创新发展论坛,正式发布“人大指数”《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大同市在传播维度、文化维度表现优异,城市网络形象位列中部第五,Ⅱ型大城市第三,以强劲发展势头挺进城市网络形象“第一方阵”。

此次发布的《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从城市传播、文化、经济、生活、治理五个维度对全国105座大城市的城市网络形象展开系统分析。大同市城市网络形象位列中部第五,Ⅱ型大城市第三,在城市传播维度和文化维度表现优异,且在文化网络形象中位列第一梯队。《报告》指出,大同正在书写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逆袭叙事”。云冈石窟、悬空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大同对外传播的核心 IP,助其成为“2024年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热点城市”,“煤都”形象自此更迭为“文化之都”。大同的创新实绩打造了“工业遗产与文化遗产协同再生”的可能性模式,为同类城市提供“去资源依赖化”转型样本。

近年来,大同市加速文化之城建设,深度挖掘文化基因,以黑神话悟空为机遇强势逆袭,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展示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推动城市转型,培养具有辨识度的城市网络形象。此次在“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中获得优异成绩,展示出大同市“小体量大传播”提供了突围方案,彰显了差异化传播策略在城市传播网络形象建构中的独特效能。

据了解, “人大指数”是中国人民大学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形成的一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与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各领域的指数。研究团队通过搜集、整理政府公开数据、舆情数据、行业数据,使用智慧星光和美团等各类平台大数据,对全国105座大城市的网络形象进行了量化分析。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次发布“人大指数”成果。


 

制:韩生利

    制:时   珺

    核:李   敬

    编:卫志芳

见习记者:白金荣

来   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