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饲料营养岗位专家张静副教授带领研究生,赴榆社县山西禾畜旺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肉牛饲料营养状况调研,梳理饲料营养问题,提出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指导牛场开展标准化生产管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肉牛养殖产业是榆社县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在积极推广规模养殖的同时亟需加强标准化饲养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此次调研的山西禾畜旺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饲养西门塔尔母牛1350头、西门塔尔育肥牛360头。现场仔细查看后,张静发现:母牛繁殖率低,且冬季犊牛伤亡较大,采用的饲草料搭配不合理,且青贮窖较宽,取用不合理,极容易导致青贮二次发酵。这种情况下无法精准预防瘤胃酸中毒,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上不去。

张静现场观察发现,该场母牛肌肉发达,但被毛不够光亮顺滑;脊柱轮廓清晰,尾根两侧凹陷可辨,有微量脂肪沉积,但坐骨端轮廓仍然可辨;腰角-坐骨端接合区呈浅弧形;胸部和肋部有少量脂肪沉积,但腹部出现膨大(草腹)现象,说明粗饲料比例较大,日粮能量浓度较低,采食量过大所致。


图片


图片


图片


采用滨州筛分析全混合日粮发现,与标准推荐日粮粒度比较,该场育肥牛日粮粒度分布滨州筛二层和三层比例过小,而四层过大。而且,育肥牛日粮混合均匀度在滨州筛一层属于不合格(>10%)。对于母牛日粮,滨州筛一层和四层比例偏高,而三层比例过高。而且,母牛日粮混合均匀度在滨州筛三四层均不合格。滨州筛一层比例过大说明饲草过长,有利于反刍但不利于消化,造成饲料瘤胃滞留时间长;滨州筛四层比例过高会造成饲料通过瘤胃过快,也不利于消化。混合不均匀说明混合机装填系数不合适以及饲草粉碎长度不均匀。


图片


图片


经粪便观察发现,母牛粪便呈浅褐色,黏稠度正常,未见不完整的玉米、棉籽、大豆颗粒,采用粪筛分析发现,有大量未消化的粗饲料,表明瘤胃发酵有问题,可能是有效纤维采食不够。育肥牛粪便呈灰色,有可能发生腹泻,采用粪筛分析发现,有大量未消化的粗饲料和稻壳类物质,以及脱落肠粘膜样物质,表明瘤胃发酵异常,可能是发生酸中毒所致。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该场科学技术应用不规范导致资源浪费、营养代谢病和养殖效益不高等问题,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饲料营养专家张静表示,将根据此类问题提出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指导牛场开展标准化生产管理,以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高产示范点,推动大面积提单产落地见效。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刘慧艳

编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