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农历秋分)

我们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图片


中共大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大同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详情如下

👇👇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部署,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市〔2024〕5号)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办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活动的通知》(晋农组办发〔2024〕18号)要求,现就组织实施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活动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办好今年丰收节的重要意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聚焦农业赛道,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以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的形式为载体,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倡导“节俭、规范、务实、安全”的办节原则,在展示发展成就、描绘美好前景、弘扬中华文明、农耕文化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庆丰收系列活动,呈现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的生动场景,推动节庆活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生活、走进群众心里,把丰收节打造成为展示新时代新征程大同“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激发农民群众干劲,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和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农”力量。


二、精心谋划,务实高效办好丰收节活动

(一)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农”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宣传展示,讲乡村振兴成果、说生产生活变化,用身边人、农村事描绘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美好图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民群众所需所盼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深入基层、问需于民,发布惠农助农政策举措,推出一系列节日服务措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使农民群众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支持浑源县举办丰收节大同主场活动。

(二)着力抓好稳粮保供。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展示推广优质品种、先进装备、适用技术和典型种养模式等,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活动,助力实现粮食丰产丰收。搭建城乡对接、区域对接、对口帮扶等平台,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要素引向乡村,充分激活乡村发展活力。鼓励开展农业农村典型模范事迹宣讲、乡土专家技术分享、乡村能工巧匠技艺绝活展示等活动,示范带动更多农民走技能丰收、技能致富之路。因地制宜组织“粮王”“果王”“菜王”等趣味比赛,营造崇尚劳动、学习劳模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聚力培育文明乡风。将乡村民俗文化、人文精神与现代要素、时尚元素相结合,深入发掘乡村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活态文化,推出富有大同农牧交错带农耕特质、民俗特色、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创响乡土节日品牌,倡导健康文明风尚。鼓励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举办富有“农”味、“节”味的公益性展览、讲座、科普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大力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村BA”、唱村歌、跳广场舞等活动,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晒出乡村幸福生活。

(四)坚持联农带农富农。切实组织好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组织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与商超企业、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积极参加省级在成都、福州和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举办“有机旱作·晋品”专场推介活动,提升我市有机旱作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在我市浑源县主场庆祝活动中举办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叫响“大同好粮”“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等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品牌兴农、品牌强农。组织乡村e镇开展直播助农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鼓励依托乡村资源,开展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让游客在城乡互动、农文旅融合、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中,与广大农民群众一道分享丰收的喜悦。


三、强化领导,做好活动筹办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组织庆祝活动,培育打造一批可持续的品牌活动。要认真研究谋划,发挥各自优势,协同配合,结合实际举办特色活动,带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引导社会各界共庆共祝共享丰收节日。

(二)规范实施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规范节庆展会论坛活动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过紧日子”的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严守财经纪律,严防廉政风险。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要严格执行申请审批程序,节日活动不得随意冠以“中国”“全国”等字样,坚决禁止借节日之名行不相关之事。不得举办内容空泛、形式单一、质量低劣、缺乏实效的庆祝活动,不得举办搞摊派、讲排场、奢侈浪费的庆祝活动。

(三)加强宣传报道。市级主流媒体将全面宣传展示节日活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充分利用“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开展丰收节主题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注重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全方位开展丰收主题宣传,展示节日盛况、丰收盛景、乡村美丽,弘扬农耕文化,全方位讲好大同特色乡村故事、农民故事、丰收故事。

(四)压实安全责任。坚持“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守好安全底线。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压实责任,制定应急疏散预案,落细落地各项工作措施,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活动举办地和举办单位要做好整体防控,做好人员密集型场所管理,把安全生产落实到筹办丰收节的全过程、各方面。

(五)抓好调度总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庆丰收活动情况,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完善庆丰收长效机制,推动丰收节活动越办越好。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专人及时、准确报送丰收节活动信息和经验做法。

附件: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重点活动


中共大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9月13日


附件

👇👇

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重点活动


1.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主场活动。在浑源县黄芪文化园广场举办,开展群众庆丰收联欢,组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等成果展示,举办第三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农田建设政策培训会、金秋消费季、丰收市集展销、电商助农直播大比拼、第三届黄芪采刨节、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等一系列活动,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之美、乡村文化之美、特优产品之美,讲好乡村振兴大同故事。(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浑源县委、县政府等)


2.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党的深切关怀,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牵头单位:市委农办)


3.组织参加2024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内容开展学习交流。(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


4.积极参加省级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组团参加四川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组织参加省级在成都、厦门和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举办“有机旱作·晋品”专场推介活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5.组织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应用场景之一的大同市“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工作,迎接全国与会代表的参观考察,及时总结试点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市、我省的“北斗+智慧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模式,为稳粮保供做出贡献。(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平城区政府等)


6.“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组织参加省级开展的“菜篮子”产地产品与大中城市消费精准对接活动,举办我市2024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云州区政府等)


7.直播助农带货活动。指导全市乡村e镇,整合本地电商资源,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8.农民体育活动。9月23日承办组织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暨百城千村展示(山西大同站)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题活动。(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9.“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普法宣传、参加省级线上农村学法用法大讲堂等活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0.组织“美丽庭院庆丰收 消费帮扶暖人心”活动。在云州区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线上线下消费帮扶、“最美庭院”展示等活动。(牵头单位:市妇联)


11.组织开展迎丰收·庆国庆——工会走访慰问农民工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市总工会)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刘慧艳

编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