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刚过,农历还在正月,全市“两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就已经对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当前,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抢抓农时,全面展开了春耕备耕工作,为确保今年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总得来看,今年全市春耕备耕工作的特点是:备耕工作谋划早,各类农资价格稳,农机补贴到位快,技术服务工作细,全面打好守护粮食安全的“主动仗”。

谋划早 积极性高

今年全市春耕备耕谋划早,生产储备积极性高。全市“两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一结束,全市就立即落实会议精神,谋划今年农业生产工作。2月13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暨农业农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县区、各部门早计划、早准备、早行动,积极开展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储备工作,全市9家农资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保障供应,112家农资经营门店积极进货备货。


图片


农资价格平稳  货源充足

今年全市各类农资价格相对平稳,市场货源充足。部分肥料如尿素呈下降趋势,农资市场供应充足,化肥、种子、地膜全年用量分别为22.8万吨、3.4万吨、0.76万吨,目前已储备需求量的80%以上,同时,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农资安全。


图片


农机购置补贴早 数量足

今年全市及早下达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机供应数量充足。目前全市已下达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06万元,按照“选用好机、备足农机、把机用好”总体思路,积极开展农机春耕备耕专项行动,计划投入春季生产农机具3.34万台,目前已检修农机具2889台,培训农机手、修理工450人。


图片


多部门联动 做好技术服务

今年全市强化涉农部门联动,细化做好技术服务。利用去冬今春农闲时间,组织全市1207名农技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技术服务,包县包村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摸问题解问题,全覆盖开展农技服务宣讲政策,截至目前共培训159场次9625人次,针对雨雪降温天气开展技术服务指导50人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困难问题12件。

各部门联动,做好防灾减灾。针对我市“倒春寒”和春播阶段性干旱发生几率极高,春耕备耕期间气象、农业、应急等部门联动,密切关注气象动态,综合分析研判气象变化趋势,出台了《2025年全年气候趋势预测与避灾防灾减灾》指导文件,发布灾害天气应对防范预警14次,督促落实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病虫害防治。


图片


根据全市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制定了《大同市202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分区域、分作物、分阶段细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前做好农药械准备、技术推广及监测预警等工作,大力实施种子包衣、拌种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虫口夺粮”。



监    制:韩生利

    核:李    

    编:刘慧艳

    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