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乡村振兴已然成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篇章。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刻改变着我们国家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城乡要素流动日益顺畅,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壁垒不断消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为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部署。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也是对城乡融合发展做出的更高要求。

从历史维度看,城乡差距终将消弭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工农、城乡关系的正确道路,总体上看,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再到工作重心转向城市的过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城乡互动到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再到城乡二元体制破冰并逐步融合的过程。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广大“三农”工作者要继续增强信心,保持必胜的决心,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向更高质量发展。

从理论维度看,城乡融合终为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这深刻阐述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科学指引要求我们,在推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有序衔接,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共生共荣;在推动城乡融合具体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借鉴成功经验,尤其要积极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中取得的经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水平,以科学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从实践维度看,乡村振兴终成现实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关键。面对当前的现实挑战,必须始终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尤其要在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下足功夫。首先,要重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城乡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条。其次,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道路、教育、医疗、网络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再次,要关注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的同步推进,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的长河中,城乡融合是一条鲜明主线,贯穿着社会经济的每一处细节,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走向。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坚守初心,又要脚踏实地,顺应时代潮流,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书写属于“三农”人的时代篇章! 



监    制:韩生利

    核:李    

    编:刘慧艳

    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