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监督是确保全党令行禁止、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山西省大同市纪委监委聚焦落实“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立足职能职责,牢牢把握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求,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见事见效。
聚焦根本任务, 瞄准监督把心。明确监督什么,是做好政治监督的第一步。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用权情况等,细化监督方向,制定政治监督重点事项清单。结合地区、部门、行业领域特点,把政治监督任务逐项分解到县(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各派驻(派出)机构、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等,确保政治监督重点突出、精准开展。比如,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的重要要求,确定市纪委监委驻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等纪检监察组围绕全市河流综合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地扬尘治理等情况进行政治监督专项检查;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决策部署, 确定广灵、灵丘等5个县(区)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等情况进行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贯彻落实中存在的堵点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夯实监督责任。市纪委监委紧扣职责、见人见事,围绕重点任务找准找实监督切入点,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政治监督。一方面,压实主体责任。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作为监督重点,完善纪委约谈、提示反馈等机制,健全政治生态日常分析研判机制,督促“关键少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就扛稳耕地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文物保护等政治责任,及时向市委主要领导专题请示报告,并通过与县(区)党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及县(区)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谈话等方式,有力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发挥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精准发现一批影响党中央政令畅通的问题,查处一批违纪违法问题,推动党委(党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政治监督综合质效。比如,创新开展文物保护政治监督,针对现场调研走访发现的云冈区文物巡察责任落实不到位,焦山寺石窟明塔塔身裂隙、二层平台渗水,甘河三圣寺鼓楼瓦片脱落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处理等情况,督促区委、区政府立行立改、及时修缮,并制定文物安全巡查等相关制度;在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中,发现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窗口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代办车辆业务的“黄牛”办理车辆查验、抵押、过户等业务提供便利,并违规收受其好处费、礼品等问题,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处分,并收缴违纪违法所得。
健全制度机制,巩固监督实效。政治监督必须从机制上保障、从制度上规范。市纪委监委坚持边实践探索、边总结提炼,通过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前、中、后全流程长效机制,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在检查前,科学谋划、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制定《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政治监督工作制度》,细化《年度政治监督事项范围》《年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分工》,同时动态确定阶段性政治监督重点,及时开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确保政治监督具体精准、常态长效。在检查中,强化措施、提升质效。建立工作提醒、通报制度,对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不力、效果不明显的部门和单位点名通报,对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部门和单位下发提醒函,有效传导工作压力;健全台账管理、督查问责等制度,对政治监督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定期盘点、动态问效,确保监督责任不空转、工作推进不断档、整改整治有实效。在检查后,督促整改、推动落实。建立问题反馈、“回头看”制度,及时反馈检查发现问题,并围绕历次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整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等问题,推动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党中央政策措施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山西省大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张文伟)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师晓宁
编辑:陈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