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天镇段,绵延不断的明代夯土长城跃入“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看大同”采访小分队记者眼帘,依托此路,天镇县文旅产业呈现出腾飞之势。
地处晋冀内蒙古交界的天镇县,鸡鸣一声闻三省,境内现存汉、北魏、明三代长城遗址74公里,其中,明长城现存完整墙体33.5公里,李二口明长城入列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但因交通问题,以前的天镇县明长城独藏深闺无人识,只有少数“背包客”将其作为“探险地”。
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古老长城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目前,李二口、薛三墩、白羊口、水磨口等长城沿线古村落均成为网红打卡地。
为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古长城沿途美景,天镇县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景观系统、信息系统、服务系统、慢行系统等,在充分保护原有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绿化长廊、景观小品,融合沿线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实现人、车、路与环境和谐交融。沿此公路,春赏花、夏看山、秋观叶、冬望雪,一年四季皆是美景。
如今,天镇县已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不断完善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配套设施让游客有了更好的驾乘体验。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该县将慈云寺、盘山显化寺、汉墓群等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旅游线网。去年,该县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景区吸引投资30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该县两个A级以上景区和长城博物馆接待游客3.1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四条精品线路共接待游客5.29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人数破万。
【记者手记】“四好公路”串起旅游“明珠”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天镇县旅游交通网,今年“五一”期间,该县接待游客7.22万人次。游客多了,也带火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让更多特优农产品走出天镇。
道路通,百业兴。天镇县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村民不仅吃上了“旅游饭”,更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百姓增收,真正实现了“路畅、景美、百业兴”。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师晓宁
编辑:王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