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一起先来看要点摘编↓↓↓

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 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 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 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

▲ 加力落实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加大促就业政策宣传解读。

▲ 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统筹协调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录)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升学考试时间安排,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 支持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支持政策研究。

高校二级院系可开展小型专场招聘活动

▲ 要按照“秋季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动”“春季攻坚行动”“百日冲刺行动”安排,持续不断开拓就业岗位。

▲ 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

▲ 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鼓励联合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 支持二级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

▲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鼓励主动服务本地区科技领军企业、瞪羚企业等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校宣讲。

探索开设职业培训课

▲ 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推动把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学时学分保障。

▲ 探索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将就业实习实践作为促就业重要举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就业实习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推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破除就业工作单一评价导向

▲ 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准确把握就业监测指标,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材料和去向信息,规范做好毕业去向登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 探索开展就业工作综合评价,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就业评价体系,破除就业工作单一评价导向。

校招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

▲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 配合有关部门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及时处置各类恶意解约等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事件,依法打击招聘欺诈、泄露隐私等涉就业违法违规行为。

▲ 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发布招聘求职陷阱提示,加大防电信诈骗宣传,帮助毕业生提升防范就业风险意识。

▲加大校园招聘审核力度,严格规范招聘信息采集,及时清除各类虚假信息。



总监制韩生利

监    制:王    伟

监    审:高    伟

审    核:李    敬

责    编:李    敬

编    辑: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