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积极主动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持续提升开放能级,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建成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2024年大同如何聚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全方位转型动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融入京津冀步伐。完善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公室常态化对接机制,争取国家层面在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支持;推进信用先行融入京津冀,加快建设“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大同创新实验基地,推动信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创新政企数据融合共享模式,力争在重点场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调用;推进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力保障集大原(大同段)高铁年底通车;加快完善航空口岸、“北肉”平台、跨境电商园区等平台的基础配套和运营功能,开通大同陆港到天津港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通道,引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培育发展临港经济。
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强化项目“三率”考核调度,深入开展“三未”项目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和要素保障体系,加快“三个一批”项目落地投产,确保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支持左云县申报化工园区,承接优质化工项目转移落地;支持天镇县先行先试,探索创建“零碳园区”;抢抓国家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的机遇,支持大同经开区开展“低碳园区”试点,鼓励现有制造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制定出台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扶持奖励办法,努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企业落户扎根,切实维护和擦亮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在全国考核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创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跨部门联合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健全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等机制,研究探索庭外重组市场化支撑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完善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畅通涉企案件立案化解渠道,力争做到优先审查、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坚决清除影响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创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结合实际推动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综合窗口”改革;加快建设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高水平实现“一网通办”;加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认真落实回访制度,全面清理隐形壁垒,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创建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落实“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高企业融资对接和贷款审批发放效率,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创建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守信践诺成为大同营商环境最醒目的标识。创建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激励引导干部和市民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参与者、推动者、服务者,大力营造“办事不求人”“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同时,建设营商环境无感动态监测平台,构建以评促改的治理体系。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张少华
责编:白晓霞
编辑:杨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