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同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中,将加大保障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2025年大同市经济工作重点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来展开,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谋福利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脚步往下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全力稳就业保就业。把就业当作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加大稳岗补贴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更充分就业。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基地,依托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大力培养数据标注类人才。用好农业、文旅、数字 服务业、代加工“四大就业池”,吸引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构建“实体园区+云上园区”发展模式,增加线上线下就业。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优化调整、高等教育优化布局,着力抓好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市中医院与国药医疗公司合作办院,着力破解市级公立医院发展瓶颈,提升全市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配套路网、市政工 程设施等建设,进一步补齐功能配置,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短板。

3.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医疗保险参保质量,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完善和落实好兜底性保障政策,统筹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稳妥有序实施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断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广云州区社区“颐养之家”养老新模式,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拓展“银发经济”新业态,抓住国家支持大同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这一机遇,推进大同康养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监制韩生利

审核:李    敬

责编:卫志芳

见习记者: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