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300多名市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出席大会,依法履行神圣职责。

今天的大同市工人文化宫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341人,实到 314 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执行主席张强、武健鹏、艾凌宇、周鹏、赵学斌、王明厚、丁国华、刘若亮、姚锦、高莹、郭普跃、曹旭、文晓东、王玺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刘俊义、姚鸿波、张文伟、刘鹏、翟永清、拜海涛、蒲军礼、赵水明、姚丽英、宋志燕、孟维君、高新文、张晋伟、李东升、温旭斌、李继忠、王丽萍、王宏栓、张海兵、张海波、王正忠、丁国华、岳岐峰等分别在主席台就座。

谷明主持会议。

上午9时,谷明宣布大会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同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刘俊义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分三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工作安排;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刘俊义在报告中说,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深入实施“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转型“四步走”顺利实现第一步,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年,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领袖嘱托落地生根,大同发展信心愈发坚定;让我们倍添底气的是,绿色能源产业持续壮大,大同潜力优势加速释放;让我们倍加欣喜的是,数字经济积厚成势,大同算力走在全国前列;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旅游市场火爆出圈,大同文旅品牌叫响全国;让我们倍增干劲的是,特优产业加速发展,大同现代农业领跑全省;让我们倍增信心的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大同区域重点城市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让我们倍加坚定的是,生态答卷成绩亮眼,大同发展底色更加靓丽;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充分就业有力有效,大同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活力城市。一年来,我们扩量提质稳增长、深耕赛道育动能、改革开放优环境、建管并重促融合、标本兼治强保护、用情用力惠民生。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广电、史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科普等工作持续深化,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全面进步。一年来,市政府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过“紧日子”;狠抓政府系统省委巡视、审计发现等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刘俊义说,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精准发力、全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刘俊义说,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统筹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全力推动经济增长取得新突破;(二)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力培育资源型经济转型新动能;(三)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全力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开创城乡共同繁荣新局面;(五)统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全力构建全面绿色转型新机制;(六)统筹保障公平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七)统筹风险防范和安全治理,全力推动平安大同建设再上新台阶。

刘俊义说,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将深入分析“十五五”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提出发展目标,谋实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绘制下一个五年大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蓝图。

关于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刘俊义说,当前,大同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全方位转型窗口期,加快跨越发展是历史重任、人民期盼,更是政府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我们一定把对党忠诚刻在心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定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强化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一定把担当落实扛在肩上,坚持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对中央、省委和市委定下的事情,一张蓝图绘到底,把高效办事与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一定把清正廉洁融入血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清廉之行践行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

会上,翟永清作了市政府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和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说明。他说,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全程参与和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办理十件民生实事作为年度工作重中之重,纳入主要领导领办、指导、督促管理范畴,通过现场办公、实地调研、督查督办等方式,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台账化管理,强力推动落实,确保每一件实事抓得紧、推得动、见实效。截至2024年11月20日,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工作思路和《中共大同市委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市政府从去年11月份着手谋划征集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县区部门定向征集、人大政协专题征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等多种途径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结合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补充完善,共征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738件,经反复研究、认真梳理、逐项完善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和审议确定12件候选民生实事,提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依法票决出10件。

按照会议议程,大会审查了关于大同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了关于大同市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出席会议的还有:刘美、杨素卿、苏智、王凤瑞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

在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本市工作的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国、省驻同单位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大会设有旁听席,5名社会各界人士旁听了会议。




监制韩生利

审核:李    敬

责编:郭丽萍

见习记者:郭泓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