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强链稳链促外贸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搭平台、畅物流、促经贸、兴产业。一直以来,大同海关聚焦“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通过“保税+班列”业务模式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进一步培育大同外贸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大同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海关力量。
近日,大同海关派出调研组实地走访解决进出口产业链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服务保障跟进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在大同经开区,医药企业比较集中,科研技术更新迭代快,对出口货物时效有较高要求。针对这一特点,大同海关面对企业差别化需求,实现政策宣讲100%全覆盖,将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的海关服务送到企业身边。通过量身打造监管服务方案,持续推动“企业问题清零”,进一步培育大同外贸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同海关持续发挥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作用,促进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协调发展,支持中欧班列扩容增量,高效服务产业链“链主”“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再次开行4个中欧班列,货值6828万元,积极开展“6073”保税物流中心国际中转业务,累计5批次、170.39万元的“海运转陆运”中转货物完成进出口。完成进出口额7241万元,同比增长3.4倍,全国排位上升5位次。农产品出口货值累计达1.5亿元,同比增长55.4%;首次实现脱水红薯出口美国,货值超4万美元;干芸豆成功打入西班牙和德国市场,干制蔬菜时隔多年再次进入德国市场。
目前,大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山西省首家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鉴定时间压缩80%;完成3家企业国境口岸航空配餐卫生许可审批;2024年12月18日开通大同-曼谷国际航线,2024年12月23日顺利办结辖区今年首批进境肉类产品通关手续,新增跨商企业8家,占目前全市跨商企业总数的17%;2025年1月,大同完成首票“1210”业务税费电子支付,大同市成为全省第二个实现支付电子化的城市。
监 制:韩生利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翁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