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做好云冈石窟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通过深化学术研究、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云冈学研究高地,为进一步推进“云冈学”研究保护工作,2025年2月11日,云冈研究院对第1、2窟景区实施临时性封闭管理,同步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工作。历经2个多月的考古调查,云冈石窟第一、第二窟的考古调查情况怎么样?记者带您去现场看一看。
在作业区域,身着工装的研究人员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科学方法对洞窟进行全面勘察与记录。团队依托跨学科协作模式,将传统考古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数据采集、信息整合与学术研判等环节形成有机联动,逐步构建起石窟保护的立体化研究框架。这一系统性工作不仅体现了文物保护的前瞻性思维,更为后续学术研究奠定了规范化基础。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塔庙式双窟,属于中期洞窟,将云冈石窟中期的特点体现得非常鲜明。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两层方形塔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第1、2窟辽代以前窟前曾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
下一步,云冈研究院将继续推进考古报告的深度整理与校核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对云冈石窟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的研究。实施好云冈学文献资料数字化整理、云冈石窟典型造像数字化保护成果利用,稳步走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进一步提升云冈学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迈向更高水平,让千年石窟在当代焕发新的学术生命力。
监 制:韩生利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翁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