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现场各位朋友:这山西大同的九龙壁龙爪是几个?我看有朋友已经开始数自己的手了,但正确答案不是您刚刚数的5个,而是4个……”

4月28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讲解大赛迎来总决选的巅峰对决。台上,参加总决选的30名选手意气风发,通过多维视角,以生动的讲解展现各自的风采。台下,观众全神贯注沉浸听讲解,不时给台上选手以回应附和。

在开头抛出“龙爪数量”问题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刘海洋,以《不一“Young”的博物馆》为题,通过描绘九龙壁的壮丽景象,引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大同的深厚历史。他巧妙运用AI技术制作的小视频别出心裁,最后以一段欢快的Rap结束比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据介绍,参加总决选的30名选手来自中国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广州大学、四川师范学院等高校,从全国230余名高校学生报名的近1800部作品中选拔产生。4月26日至27日,入围总决赛的选手齐聚古都大同,进行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研学大学生先后来到大同博物馆、华严寺、红色记忆馆、辽金博物馆、云冈石窟等地进行参观。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倾听、细致入微地观察,用眼睛和镜头捕捉他们眼中的大同历史。

总决选分为自选讲解和抽题讲解两项。文旅赛道和红色故事赛道的选手们各展所长,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美丽中国 我来解说 云动天下 研学大同”为主题的视听盛宴。他们结合在大同两天的研学体验,以青年人的独特视角,深情讲述着大好河山与中国故事,生动解说华夏文明与民族精神。

在文旅赛道中,选手们提炼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大同文旅内容,进行了《醋醋有惊喜》《相爱穿梭千年》《“面”见大同》《我最喜欢的色彩》《云冈的微笑》《邂逅大同》等讲解,创新不断、激情四溢。

“我加上了北魏大臣司马金龙的微信,他的朋友圈里会有哪些精彩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一宸同学的《刷刷古人“朋友圈”》巧妙融入现代互联网文化,幽默诙谐地将大同博物馆壁画中的人物呈现于现场,带来了一场现代与古代的对话,奇思妙想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大同研学时,我看到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中有描绘‘班姬辞辇’的故事,汉成帝因挂念爱妃班婕妤而频频回首,感觉有点‘恋爱脑’,从而联想到如果古人也有朋友圈,他们会发些什么。”黄一宸说。

云冈石窟中的太子箭射铁鼓、托扛力士、幢倒伎乐……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姚文倩认为,多姿多彩的古代民间体育印迹出现在各类文物中,华夏文明当中还有很多未曾挖掘的体育故事。在云冈石窟研学时,她寻找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壁画雕塑,将自己所学专业与文物结合,为现场观众讲述了《云冈石窟的“奥运会”》。

在红色故事赛道,选手们更是以激昂的语调、感人的故事,深入挖掘了大同这座红色英雄之城的厚重历史,通过选手们生动地讲解,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用青春之声诠释古都大同,大赛不仅展现了大学生们的才情与热情,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这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大同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2024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大同市人民政府、山西传媒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大同市委宣传部主办,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承办。

据悉,总决选之后,还有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将进一步就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及红色文化认同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通过多维视角讲述大好河山、中国故事,解说中华文明的独特壮美景观、灿烂文化遗产和大同厚重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最美中国形象、最美大同形象,持续叫响“中国古都 天下大同”城市品牌和“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文旅品牌。

(总决选及研学图片由大同市新闻中心提供)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师晓宁

编辑:陈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