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谣言是指来自没有地震预报发布权的单位或个人在社会上随意传播扩散的、带有地震预报内容的信息。

地震谣言是伴随着地震灾害而特有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地震灾害区别于其它灾害的重要特征之一。


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


1、恶作剧。一些人以制造乱局来取乐,或个别网民在网络新媒体上制造虚假消息,借此来赚取粉丝数和博取眼球。


2、一些地震预报爱好者或业余研究者的个人预测意见泄漏或以不同的形式散布到社会上,并造成一定的影响。


3、公众将防震减灾部门的工作部署误解为即将发生地震,如进行正常的地震监测、地震应急演练以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等而引发。


4、发生有感地震,或公众误把洪水、干旱、地面沉陷或隆起、地裂缝、动物异常等自然现象,作为破坏性地震的前兆而引发猜测和恐慌。


5、专业部门只作为地震趋势背景参考的地震趋势分析意见,被公众知晓并引发社会恐慌等。


地震谣言的特征


特征一:假借权威

只有具有权威性,才能使人信服。谣言通常假借的权威有三:一是官方权威,如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二是洋权威,指外国的预报意见或境外媒体;三是科学权威,指地震部门的预报意见或地震专家的预报意见。


特征二:似是而非的地震前兆异常

把某些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的气象现象、动植物异常、地下水异常等自然事件,误认为是地震的前兆异常。


特征三:超出目前科学水平的准确性

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言,地震预报正处在探索、研究的阶段,尚无法做出精准的地震短临预报。有的地震谣言能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准确到某日,甚至几点几分,震级精确到几点几级,地震震中是某个乡某个村,这些都超出了目前地震预报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毫无疑问肯定是地震谣言。


特征四:明显的夸大性

只有夸大其实,故弄玄虚,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引起人们的恐慌。比如说震级很大,甚至某地要下沉若干米等耸人听闻的说法。


     了解了这些地震谣言的特征,我们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然而光“心中有数”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用实际行动“显真章”——在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勤报告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万一与地震“不期而遇”,也能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看大同编辑:郭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