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火了,它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黄昏恋为主线,穿插亲情、养老等元素,尤其是剧中几个关于养老的场景,让人对养老问题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第一个场景,沈教授退休金过万,有一套200平的房产,在发妻离世后,老友鼓励老沈去相亲。其中一位与老沈有近三十岁年龄差的护士长,要求老沈将房产名字改为护士长儿子的名字。老沈同意把房子留给对方儿子,但需要等到自己离世后。
沈教授好友丁院长及时劝阻,问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你觉得到时候他是希望你活得长呢,还是走的早呢?”最终老沈和护士长因房产问题没有走到一起。
第二个场景,丁院长有一天在参加完老年合唱团后,说自己吃药后有些反应迟钝,老沈送老丁回家。家里漏水了,老丁要摸电闸,老丁妻子赶忙劝他住手,他反手就给了妻子一巴掌。其实老丁已经得了阿兹海默症,家人无奈将他送进了养老院。
第三个场景,聂教授和老沈一见如故,从兴趣爱好到人生观,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可惜好景不长,聂老师癌症突然复发,晕倒在家,幸好被人及时发现送去了医院。聂教授经济条件也不错,也有房产,但儿子远在国外,聂教授病情恶化后,打了数通电话都联系不上儿子。
这三个场景暴露的养老问题不少,一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是在不断下降的,突发疾病、意外时独居很危险;二是随着社会性身份的消亡(比如从沈教授、丁院长统一变成老爷爷),我们更容易感到孤独;三是再婚重组家庭,可能会面临婚变财产分割纠纷的袭扰。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通过年金险来解决:
婚前配置养老年金险且交清保费,那么年金险就属于个人的财产,再婚后不用担心将来婚变引发的财产分割纠纷。
养老年金险的领取周期与生命等长,活多久领多久,既可以当做自己的养老现金流补充,也可以时不时“接济子女”,这样就会从“老来嫌”变成“老来宝”。
部分年金险,当保费达到一定额度时,可以对接高端养老社区,里边有志同道合、年龄相仿的老人可以一起文娱,适老化的设施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磕磕碰碰,随处可见的一键求助按钮避免意外时无人救助,还有营养均衡的膳食搭配,医养结合的环境,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更有保障。
养老不是终点,而是自我重构的新起点。养老年金险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抗长寿风险,更在于赋予我们规划晚年的主动权,尽早规划,尽享晚年!
监 制:韩生利
审 核:李 敬
责 编:张 霞
见习编辑:梁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