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壁巍峨映朝霞,龙腾九天展风华。在大同古城内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九龙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日前,记者走进这座承载着明代皇家辉煌与龙文化精髓的景点,探寻穿越时空的龙图腾之美。
大同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是中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九龙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是一座九间歇山、四角琉璃烧制的照壁,其建筑结构独具特色,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底部须弥座、中部壁身和上部壁顶三部分组成。须弥座上平托九龙琉璃壁身,其比例恰到好处,给人稳重雄健之感。壁身之上设有 62 组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承托起壁顶。壁身下部以青绿色汹涌的波涛为衬底,九条龙在这片背景下相互间隔,又相互联系,其间采用云雾、流云、波涛和山崖进行隔离和连接,寓意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九条龙的龙体全为高浮雕制作,使得每条龙都以飞腾之势,突兀于壁上,活灵活现。九壁前建有一方长34.9米,宽4.38米,深约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更是气势磅礴,雄伟非凡。
大同九龙壁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明末清初,代王府被毁,但九龙壁却幸存下来,成为今天的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2001年,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九龙壁的文化价值,大同市启动了九龙壁环境整治工程,拓展了景区面积,改善了景区环境。同时,九龙壁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九龙壁皇家气派与匠心独具的魅力。
此外,景区还整修了院落地面、排水系统、供水管线等,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与一路之隔的代王府景区相得益彰,极大改善了文物生存环境,显著提升了景区整体形象。此外,九龙壁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九龙壁进行了数字化保护。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不仅让九龙壁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普及,也让更多人能够方便地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今天,大同九龙壁作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游客们赞叹于九龙壁的精美工艺和栩栩如生的龙形象,更被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所打动。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张少华
责编:白晓霞
编辑:常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