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按照大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开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以“三个一批”为牵引,全力以赴“项”前冲,充分发挥主战场、主引擎的作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大同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同市富凯鸿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分类、再生等多道工序,生产出高品质的再生建筑材料。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建筑垃圾处置线、整形制砂生产线、再生混凝土生产线、水稳搅拌站生产线、再生沥青生产线、干混砂浆生产线、流态固化土生产线、再生砖生产线、湿混回收生产线、沥青铣刨料生产线等,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年生产34.5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21.6万吨干混砂浆、62.4万吨水稳搅拌料、26.4万平方米再生砖和15.4万吨再生沥青。
滚动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是山西省建强开发区主战场主引擎的重大部署。今年以来,云冈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鲜明导向,通过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持续强化项目建设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项目策划质量,加强招商引资成果,优化服务保障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今年以来,云冈经开区首先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开发区领导对重点项目的包联机制,对重点企业持续开展入企服务及定期现场办公,强化园区、部门协作,将26家规上工业企业、18家重点小升规企业、8家今年重点项目和存在出库风险的7家,共59家企业,分成四组,由四名副县级领导任组长,18名科级干部任成员,开展入企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项目推进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情况,确保重点小升规企业和投产项目年底达规入统计,确保现有“四上”企业不退库。
同时,围绕谋划项目,强化项目招商引资、手续办理、开工建设、要素保障、入库入统等关键环节,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完整工作闭环,推动开复工项目应开尽开、已开工项目快建多投、竣工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同时,云冈经开区还着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今年上半年,云冈经开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确定了“1+3+3”产业链研究小组,紧贴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等赛道,重点围绕储能产业链、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碳纤维新材料产业链、光伏新技术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电动重卡产业链等7个产业链重点研究,确保做到精确招商。
今年以来,云冈经开区已相继与24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投资意向,总投资额156.64亿元,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大同市云冈区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项目、领千新能源电器装备绿色电缆项目、电力级磁悬浮飞轮生产线和9x100兆瓦电网侧独立储能调频项目、温州商会的汽车及机器人配件制造产业项目等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力争年内投产。
项目千帆竞,发展势如虹。今年,云冈经开区在全省三次三个一批项目共签约一批项目10个,总投资5.97亿元,已开工项目10个,签约开工率100%,战新项目8个,总投资5.67亿元,战新比重94.97%;共开工一批项目10个,总投资8.47亿元,已完成投资5.76亿元,已投产项目5个,已投产项目已完成投资2.3亿元,开工项目投产率27.15%;共投产一批项目12个,总投资6.2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有产值的用地类项目)10个,总投资4.41亿元。
建强经济发展“主阵地”,争做深化转型“排头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云冈经开区以“三个一批”为牵引,抓项目、谋改革、促转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握好发展新兴产业和升级传统产业的“时度效”,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政策和服务同步,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提速。目前,已形成以煤炭洗选和电力为主导产业,储能、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为特色产业,光伏新技术、电动重卡、大数据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格局。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卫志芳
编辑:翁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