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护水的重要论述,从县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广以节水滴灌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南村镇莎泉村的农田里,刘发金正开着自家的四轮拖拉机给农户们种玉米。今年,使用滴灌的种植户比往年显著增多,刘发金熟能生巧,铺设效率提升很快。 


图片


刘发金介绍说:“我感觉用四轮铺膜下滴灌挺划算的,政府每亩地给5块钱的补贴,我一天能铺20多亩地,效益挺好。去年的时候,人们对膜下滴灌认识不高,今年不一样了,大部分人开始积极铺膜下滴灌了。”

姜正宝是莎泉村的种植大户,虽然上了年纪,但是种的地却并不比年轻人少。

 

图片


姜正宝深有感触地说:“我今年72了,种了100多亩地,去年就开始铺滴灌了,那时候很多人不认可。我铺滴灌以后,感觉比大水漫灌强多了,省钱、省人工。不铺滴灌的时候,每亩浇地花70-80元,用滴灌以后每亩30-40元,我也不用雇人了。有负责管水的工作人员就给自动浇了,我可省心了。我这些地不用滴灌的时候,每亩地的产量平均亩产是1500到1600斤。去年用滴灌后达到了1700到1800斤,我感觉挺划算。”

随着“五一”期间春播生产高峰期的到来,乡村田间到处是一派人机忙碌的景象。在南村镇庄头村村北,500多亩农田全部使用了滴灌铺设。在壶泉镇王洼西庄村,滴灌技术的应用,使1200多亩旱地直接成为了水浇地,村民曹立新正在安排滴灌铺设,很多农田已经使用滴灌进行了春浇。

曹立新介绍说:“我们村这一块儿是山区、地不平,即使有水也不好浇,我们今年实施了滴灌以后,旱地都变成了水浇地,这一片一共有1200多亩。用滴灌不仅省水,还浇的好。今年这么旱的年头,我们这的玉米都保证能上来。以前种旱地的时候,每亩最好的时候能达到1000多斤,今年铺滴灌以后肯定能增产,每亩产量估计能达到1700斤左右。”    

  

图片


滴灌种地划不划算,农民最有发言权。经过大力宣传推广和实践,广大群众逐渐从使用滴灌中见到了实惠,转变了思想。随着节水滴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全县干部群众的节水理念将不断增强,用水方式将实现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必将对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监制:韩生利

监审:高    伟

审核:李    敬

责编:刘慧艳

编辑:闫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