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旗奋楫”,代表在乡村两级党组织带领下,全乡上下坚定正确方向,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努力拼搏,体现了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饱满热情和务实举措;“荣兴独峪”,代表独峪乡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胜信念,体现了富民兴乡的美好愿景。

支部引领,强村富民

对于党组织领导有力、干群齐心、发展基础较好的村,按照“集体领办、村民参与”的思路,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典型代表村为张家湾村。该村由集体成立成发农牧专业合作社,采取“财政资金注入、量化配股到村、合作社主体管理、农户二次分配”的模式,大力发展青背山羊保种养殖。2017年以来,带动全乡脱贫户累计分红252万元,每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成为了全省青背山羊良种扩繁基地,实现了良种繁育和规模养殖一体化。此外还建设了占地24.3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年均产出灵芝粉400斤、香菇3万斤、干羊肚菌250余斤。各类产业每年带动5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近年来,张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稳定在30万元以上,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标杆。按照这一思路,西沟千亩板栗园、曲回寺养牛场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打开了村集体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生动局面。

图片

▲张家湾村青背山羊养殖

联合共建,抱团发展

对于资源条件有限、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村,按照“以强带弱、协同发展”的思路,实现“借鸡生蛋”的发展效果。典型代表为花塔云舍项目,该项目采取“党委统筹、村级联建、三方运营、资产共有、收益共享”的模式,由乡党委全盘统筹谋划,将4个村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打包使用,利用花塔AAA级景区的有利条件,建成环境优美、风貌独特的高端民宿,由第三方承包经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资金、资源投入比例归4村共有,产生的收益由4村共享。这一模式既发挥了村级资金的最大潜能,让小村子上了大项目;又发挥了花塔景区的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持续变现;还提升了花塔景区的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补足了乡村两级缺乏专业运营人才的最大短板。去年,花塔云舍首度运营,带动4个村实现增收9万元。


图片

▲花塔云舍俯瞰图

深挖潜能,破题谋篇

对于发展意愿较强、资金资源有限的村,按照“自力更生、向外开源”的思路,突破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光伏分红的困境。去年,通过乡党委逐村分析研判,对集体经济造血能力薄弱的几个村制定一村一策,协调全乡各类工程项目用工缺口,帮助8个村乡内承揽环卫清洁、绿化美化、土建工程等,探索出一种“走出去向外谋出路”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实现村均增收2万元以上,虽然金额不大,但走出了一条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独峪乡通过党委举旗、干群奋楫,营造了集体经济壮大的欣欣向荣之势,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乡由村集体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产业项目达到12个,1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且全部有所增长。下一步,独峪乡将继续秉持“党建品牌来源于业务工作,又引领业务工作”的理念,坚持把品牌创建作为党建与发展有机融合的载体,不断挖掘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从业务工作中寻找党建品牌的支撑点,实现双向奔赴,互促共进,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监    制:韩生利

审    核:李    敬

责    编:张    霞

编    辑:石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