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民营企业家》宣传片
对话民营企业家——罗龙飞
央媒走访民营企业
央媒对话民营企业家

问:我看到我们企业介绍是从1992年开始的,但跟您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我们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时期?

答:确实,注册的时间是1992年,但是真正追溯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年间,是由一个白姓员外做的,在这之后,1955年的时候我奶奶进入糖酒公司,90年代初的时候,东街扩路,糖酒公司破产了,我奶奶不忍心这个牌子就这么没了,所以在东街自己家的院子支起了一个摊子,之后是由我父亲在东街开的第一家店,当时把“钰”字取了个“益”字,之后出现的是积德益,那时就到了1992年了。

问:那个时候有多少款产品?

答:那时候产品更多,它是一个变更,为什么积德益一直这么长时间呢,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它是一个杂货铺,我们之前有烟制、酒制、罐头,因为当时的社会大家需要物资多,越来越往近代走的时候,大家对量的需求到位之后,就开始对质有要求,在2008年之后我们就开始对质有要求了。

问:那个时候最畅销的烘焙是哪一款呢?

答:明星产品有三款:一款是混糖饼,一款是老面包,一款是油旋。当时是现烤出来的油旋,需要热吃,大家要排队,每个人要领一个券,然后这个券从法华寺排到太平楼小100米。我父亲对老面包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有一段时间老面包不做了,是因为我们发现老面包的质量不如之前好了,将近十几个月没有上市,就一直在不断地改良,不断地改进,最后我们找到“黄金搭档”的,把老面包重新推上市,然后老面包重新成为我们的明星产品了。有一段时间市场反应,混糖饼的口感不一样了,我们也发现同样一批产品里面口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就研究了很长时间,从水、小料、面粉各个地方研究,不断地适配,最后发现是机器,机器多搅半圈,少搅半圈,它的筋度就不一样了,所以会造成同样一锅面有的是硬的有的是软的,所以我们之后开始手工做,虽然成本上来了,但是我们可以确保每一批产品里面口感是尽量相同的。

问:您回来之后年轻血液的注入,给我们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答:让大家知道积德益,它是一个真正的传统企业。我们现烤面包一个月要增加一款到两款新产品,同时有“末位淘汰制”,我们的厂子两到三个月增加一款面包,同时要“跟踪制”,不是说我们上去就没事了,要给它一个月的时间,完全跟踪下来。我应该是大同市最早的网络销售,这是渠道方面,另外一个就是VI的方面,就是整体形象设计方面,积德益是一个传统企业,但是它不是一个老旧的企业,传统企业代表它有传统的口感,传统的服务,还有其他好多的优势我们要把它留下来。

问:您对于积德益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

答:我们有十六个字“百年德益,传承匠心,臻制美好,大同味道”。“百年德益”就是跟大家说我们是有一个百年历史的企业,我们同时想做一个二百年的企业。“传承匠心”指的是我们用的是最古老的配方,做出来最好的口感,让大家吃到的是最传统的味道,让大家吃出来有匠人精神做出来的食品。“臻制美好”是从我奶奶,我奶奶她是从服务员做起的,她真的对每个顾客都宾至如归的感觉,俗话说只要对顾客好,十个里面哪怕有一个成为回头客,就是赚了。“大同味道”讲的是大同不缺味道,大同有非常好吃的味道,大同有非常深厚的味道,但是大同缺的是走出去的味道,我们有这个实力,也希望借助大同的文旅事业发展,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对话民营企业家》
冠名合作品牌

山西捷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